最近新聞
1月29日,建業集團2023年管理年會在開封建業鉑爾曼酒店召開。集團董事長胡葆森、聯席董事長劉衛星、副董事長王俊,集團總...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對第二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名單進行公示,河南省開封市龍亭區七盛角旅游休閑街區入選該名單,成為建業集團又...
1月20日,省長王凱到河南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鄭州東站、鄭東新區蓮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建業電影小鎮等地調研鄭州春節期間城市...
1月18日,建業·關帝老街火爆開街!中原第一古鎮不負期待,再現百年風采。年俗表演、大馬戲、燈光展匯聚一堂,吃喝玩樂、趣玩...
2010年7月15日,《河南商報》“河南波士堂”欄目B14版刊發第四期胡葆森董事長專欄文章――《老胡:企業的基本面與核心競爭力》,以及多名讀者對于胡葆森董事長專欄文章的讀后感想。
全文如下:
老胡:企業的基本面與核心競爭力
綜述
無論從世界格局,還是從中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狀況來看,所有社會形態的競爭實際上都是資源的競爭。
就中國來看,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區,是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三個區域。就31個省市區來看,河南處在中部地區,是個資源大省,但是,與前三個區域相比,在很多地方還處于劣勢。在這種形勢下,資源能否被合理利用,利用水平的高低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河南的經濟發展速度和整體發展水平。在計劃經濟條件下,資源的配置主要靠政府來控制,但是,隨著市場經濟成分的多樣化,以及近十年來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個地區的資源配置狀況又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特別是在廣東、江浙一帶,資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個地區的民營經濟,而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也表現在這一地區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發展水平上。因此,對于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來說,企業的基礎管理狀況即“基本面”與所體現出的核心競爭力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兩個重要話題。
基本面至上
經濟領域中所說的基本面是指對宏觀經濟、行業和公司基本情況的分析,包括公司經營理念策略、公司報表等的分析。而這里我所講的企業基本面源于麥肯錫的“7S”框架。
七八年前,我在內部給員工推薦了一本書:《追求卓越》。該書的兩位作者,于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訪問了美國歷史悠久、最優秀的62家大公司,又以獲利能力和成長的速度為準則,挑出了43家杰出的模范公司,其中包括IBM、德州儀器、惠普、麥當勞、柯達、杜邦等各行業中的翹楚。他們對這些企業進行了深入調查,并與商學院的教授進行討論,以麥肯錫顧問公司研究中心設計的企業組織七要素(簡稱“7S”模型)為研究的框架,總結了這些成功企業的一些共同特點,寫出了這本書。
“7S”模型指出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全面地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即企業的基本面。它包括結構(Structure)、制度(Systems)、風格(Style)、員工(Staff)、技能(Skills)、戰略(Strategy)、共同價值觀(Shared Valueds)。也就是說,企業僅具有明確的戰略和深思熟慮的行動計劃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企業還可能會在戰略執行過程中失誤。因此,“7S”中的某一個都只是其中的一個要素,每個方面對企業來說,都非常重要。我常說這個框架可以作為企業的體檢表,企業做得好不好,就看這個7個方面有沒有“生病”。
在這個模型中,戰略、結構和制度被認為是企業成功的“硬件”,風格、人員、技能和共同價值觀被認為是企業成功經營的“軟件”。麥肯錫的“7S”模型提醒世界各國的管理者,軟件和硬件同樣重要。兩位學者指出,各公司長期以來忽略的人性,如非理性、固執、直覺、喜歡非正式的組織等,其實都可以加以管理,這與各公司的成敗息息相關,絕不能忽略。
以建業為例,近兩年建業重點加強了“7S”中的一些方面:
共同的價值觀:成立伊始,“根植中原 造福百姓”即貫穿于建業的企業實踐中。2003年初,建業在集團年會上正式將其確立為企業核心價值觀。隨著省域化發展戰略的推進與對河南足球的堅守,建業“根植中原、造福百姓”的核心價值觀得到企業內外的認同。
戰略:始于2002年全面啟動的建業省域化發展戰略,是建業在中國城市化浪潮的廣闊天地中的一大創舉,于2008年完成18個地級城市和4個縣級城市的全省布局。目前,建業已進入戰略縱深期。
結構:2010年初,建業再次進行機構變革。此次變革將建業的組織結構調整為總部、地市公司兩級。每一次變革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如何讓組織結構更加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
技能:2009年,設立了建業學堂,用于企業大型培訓和系統培訓。同時,企業內部的各種培訓、學習、分享活動都在持續進行。
不論是建業,還是其他企業,無論在任何形勢下,企業都需要對照麥肯錫的“7S”理論,看看自己的基本面是否做得足夠好。
企業的表現,即企業的經營成果與品牌美譽度等來源于企業的基本面。就如我們不能在沙灘上建筑大廈一樣,如果企業的基本面有問題,企業就不可能取得大的發展,企業就會表現出各種問題。與之相反的是,如果企業的基本面優良,企業就會有很大可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使企業在行業競爭中獲得優勢。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關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簡單地講,是由三個要素構成的。第一,產品和服務的獨特價值;第二,這種獨特的價值必須體現在其一系列的產品和服務上;第三,這種獨特的價值是其他企業難以模仿的,即所謂的“拆不開、搬不走”。對于一個省來說也是這樣。河南居中國交通樞紐戰略要塞,為人口第一大省、經濟強省,疆界遼闊,資源豐富,省內出行四通八達,全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第一,這是其他省所沒有的,這就是獨特的資源。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其獨特之處。
那么,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原動力是什么呢?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但創新的前提是什么?創新的前提是學習。學習的動力是什么?是憂患意識。高度的憂患意識就是學習的動力,而憂患意識則源于企業的定位和核心價值觀。因此,我們也可以說,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企業進步的原動力。
張瑞敏先生所說的“如履薄冰”,美國英特爾公司所講的“懼者生存”,講的都是憂患意識?!叭缏谋”?,“企業的生與死只有一線之隔”,必須時刻警醒,“超常規”、“大躍進”式的發展,其結果只能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越是先進的企業,越是達到最高境界的企業,這種憂患意識就表現得越為強烈。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基本面,是點和面的關系,前者反映企業的生存狀態,后者折射企業的生存能力。兩者互為表里,應為所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所重視。
■ 讀者反饋
靜水流深,真香彌漫。胡葆森先生當選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建業集團和胡葆森本人,更成為河南人民的驕傲。胡葆森先生在經營之余,還臨池不輟,潛心揮毫潑墨,更值得學習。
河南省鴻儒書畫院藏有胡葆森先生在建業集團創辦十周年之際,出版的《靜真齋藏畫集》一部。其中胡葆森先生行草書寫的書名,功力扎實、韻味豐厚。通過此部藏畫集,可以看到胡葆森先生收藏有齊白石的《與佛有緣》、張大千的《月曉風清》、傅抱石、黃胄、范曾等200余幅書畫大師的稀世名品??梢姾嵘壬砭呱詈竦膫鹘y文化修養和造詣,是中國企業界難得的書法家和書畫鑒賞家。
——河南省鴻儒書畫院院長、著名書法家王鴻玉
河南波士堂我每期都看,胡先生的戰略思想、管理理念、經營之道,娓娓道來,既高屋建瓴又循循善誘,對我們的企業發展很有借鑒。
——河南金鳳凰圖書出版公司顧苒
胡先生將企業管理經營的秘訣傾囊相授,這對我們準備創業的大學生而言,就像手把手地提攜,讓我受益匪淺。
——鄭州大學商學院07屆畢業生馮中